骶尾部藏毛窦
陈玉静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中医科

骶尾部藏毛窦(pilonidal sinus)是骶尾部的一种慢性窦道性炎症。衡阳市中医院中医肛肠科李兵剑

发病机理:① 外胚叶内陷学说认为本病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窦道是髓管残留或骶尾缝发育畸形导致形成的皮肤包涵物。② 另一种学说认为该病源于后天获得,依据为本病在青春期、臀部多毛、肥胖男性多见。 Arydakis提出病因三要素理论:皮肤损伤、松动的毛发及内吸力。

  发病特点:① 发病率约为26/10万。② 国人发病率低,但误诊率高及复发率高 (尤其在复发性或多次手术的患者中),诊断有一定难度。

诊断:① 体征及临床表现:最主要诊断标志是骶尾部急慢性脓肿或存在反复溢出分泌物的窦道,有时伴周围皮肤不相连的毛发从窦口长出。本病在未发生感染前仅可摸及尾部皮肤增厚或硬结,或出现骶尾部反复发作的小脓肿,往往误诊为疖肿,皮脂腺囊肿。如出现骶尾部脓肿或窦道,则易与骶前畸胎瘤或骶前囊肿等相混淆,但最易误诊为肛瘘。窦道口存在毛发是一个显著特征,但文献报道藏毛窦毛发阳性率约40%-50%左右,故仅凭窦道口有无毛发来诊断藏毛窦仍有较高的误诊率。

② 辅助检查: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在藏毛窦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B超下肛瘘与藏毛窦都可以显示为低回声区域或管道,肛瘘的低回声管道向肛门延伸,极接近或到达肛管直肠腔内,而藏毛窦的病灶纵向深度较肛瘘浅,且窦道末端距肛管直肠较远,窦道总体走向趋于颅侧。使用MRI鉴别藏毛窦及肛瘘,诊断藏准确性为毛窦敏感性为86%,阳性预测值达100%,故认为MR应为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手段。

    治疗:控制感染是藏毛窦治疗的基础,如疑存在感染,应多次B超检查或穿刺以明确。本病治疗方法较多,有非手术与手术之分。对于无感染或静止期的患者,非手术治疗方法(使用有腐蚀性硬化剂注入窦道,破坏窦道内皮,使窦道和囊腔闭合),因其并发症少且可多次反复进行曾经被广泛使用,但复发率较高,现几乎为手术所替代。

 目前认为最有效手段是外科手术,具体方法有:切除后一期缝合、切除后引流、切除后伤口开放次期缝合等。切除后一期缝合为0%~22%,切除后开放次期缝合为0%~22%,开放治疗为7%~24%,目前认为一期手术切除后缝合是一种较佳的方法,本次研究一期手术切除后缝合,复发率为7.7%。对于窦道复杂者,可采用Karydakis切口,在完整切除窦道的同时消除了臀沟,可有效的防止藏毛窦复发,目前被认为是―种理想的手术切除方式。总结此式优点:手术方法简单;愈合时间短;疤痕与骶骨之间有软组织,可耐受损伤;复发率低等。

预后:藏毛窦癌变相对少见,文献记载约50例,大多为分化良好的鳞状细胞癌,易通过淋巴结转移,有文献报道,淋巴结无转移,5年生存率达51%,如存在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其5年生存率降至14.5%。因此早期诊断、彻底清除窦道在藏毛窦的诊治中就显得非常重要。

 

附注:不对称切除皮内缝合术(Karydakis术式):做一个纵行的偏离中心的梭形切口,游离皮下的增生肉芽组织直至骶筋膜,伤口的下段尤其是靠近臀沟的部分应向深部分离约4-125px,完整切除病变组织,切除的范围依增生的肉芽组织的多少而定。但一般长7-200px,宽3-100px。创面深部放置负压吸引,用可吸收缝合线缝合皮下组织,皮肤用聚丙烯缝线作皮内缝合。缝合伤口后中线被牵向一侧,约偏离1.5-50px。术后给予第3代头抱菌素和甲硝唑治疗48h。如有微生物生长,抗生素的冶疗至少维持5天。负压引流需放置2-3天。实行不对称切除皮内缝合术后,伤口瘢痕由中线被牵向一侧,使臀沟和(或)后正中沟变平。因此局部所能产生的吸力被消除了。同时采用皮内缝合术,避免了因传统的间断缝合法使缝针多次刺入皮肤所导致的早期毛发附着而复发。手术过程不复杂,并发症和复发率很低(0.9%)。

2020-04-30
2490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大家还在看